崇义:废弃竹屑衍生炭粉大市场
新闻来源: 新闻日期:2008-05-06 责任编辑:广华奇思活性炭 阅读次数:2388

    崇义县被誉为中国“十大竹子之乡”,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全国森林经营示范县、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正因有了得天独厚的木竹资源,上世纪80年代末,崇义县竹产业加工企业开始兴起。如今,经过20年的艰辛创业,该县竹产业加工企业从当初屈指可数的几家,发展壮大到近百家。竹产业加工企业的发展,带动了一个新兴产业——竹炭粉加工。
 ■新观念带动新财源
    据资料显示:崇义县有林地2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1%,活立木937万立方米,竹林面积58.5万亩,活立竹6258万根。
    朱先生原先是崇义县过埠镇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能成为一名个体农民老板,完全得益于崇义丰富的竹资源。他告诉笔者,要说炭业加工,在当地他应该属于“鼻祖”地位。最先,他是从加工松香焦炭起步的,后来松香资源稀缺,加上加工松香焦炭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破坏,就转型把目光瞄准了竹业加工企业的下脚料——竹屑。
    来自福建的郑老板,初来崇义的时候,当地还少有炭粉加工厂。他说,当时看中竹制品下脚料的废物利用行业来投资,主要觉得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而且这样一个利于生态、利于环境保护的废物再加工利用,正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郑老板坦言,作为一家客商投资企业,他坚信一条理念:奋斗发展才是硬道理。通过不断的努力,他投资的炭粉加工厂解决了当地部分剩余劳动力,为地方财政创造了税收。他的企业从零开始做起,如今可年加工销售炭粉近5000吨左右,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炭粉销售大户。
    1997年,从矿业系统下岗的谢军,在炭粉行业滚打摸爬了近10年。他的炭粉加工厂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在吉安、广东、湖南等地都有他的炭粉加工厂。 
    谢军告诉笔者,为了把这一变废为宝的新兴产业做强、做大,形成产业规模,他没有少吃苦少受累。下岗时,没有什么原始资金积累来投资,初创业到发展、扩张炭粉加工厂点,他把所有值钱的家当都押进炭粉中去了。如今房屋、教育、医疗、生活起居、近百名工人的工资等都要从炭粉里面出来。 
     改变旧观念闯出新财路。据了解,像朱先生、郑老板和谢军一样为之努力,把竹制品加工厂废弃的竹屑为原料作“宝物”的竹炭粉加工厂(点),目前在崇义县境内有40多家,投资总额达数百万元人民币,实现就业人数上千人,而投资竹炭粉加工当老板的人,大多为农民出身;其次有2名是下岗创业人员,1名为外地客商。
 ■新思路推动新产业
    竹炭粉是竹制品加工企业利用废弃竹屑再加工生产出来的一种呈黑色粉末状物品。
     当地村民说,以前没有竹炭粉加工点的时候,竹制品加工企业通常是把竹屑清理出去,放置在角落,等竹屑干燥后直接焚烧,搞得尘灰飞扬,烟雾弥漫;有的就是往河里一倒,任之随波逐流。这些处理方法,不但不利于环境和生态的发展,还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破坏。如今,几乎每家竹制品加工企业都有了炭粉厂指派的员工,对企业加工生产后的废弃竹屑进行集中处理,生产成炭粉。
     笔者了解到,崇义县这一由竹制品加工企业衍生出来的新兴产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壮大、成熟,其加工点已经延伸至广东、湖南和本省吉安等地,年8000吨的产品远销广东、福建、浙江、大余等大、中型企业进行深加工利用。竹炭粉加工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发展之路,提升了竹子加工利用的附加值,还为地方财政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解决劳动就业创造了机会,尤其在地方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工厂地址:宁夏平罗工业园区太沙路8号 邮编:753400
产品咨询及询价:高先生 电话/传真:0952-6872488 手机号:13909523450 邮箱:13909523450@163.com
公司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888-1号恒泰商务大厦508室 邮编:750002 电话:0951-4108128 传 真:0951-4105300
电子邮件:ghcarbon@126.com